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与战略全局。9月16日上午,由河南省科协主办,周口市科协、中共周口市委党校、河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承办的第九十五期“科普中原说”院士报告会在中共周口市委党校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为钢应邀作主旨报告,为现场听众带来一场聚焦“中国饭碗”的深度科普与思想盛宴。报告会由周口市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刘汉瑜主持。
许为钢院士长期致力于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多项成果获国家级奖励,为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报告会上,他以《我国主要农作物育种进展》为题,结合数十年的科研积淀,用权威的数据、生动的案例和前瞻的视野,从种业的战略地位、主要农作物育种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解读我国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报告清晰勾勒出我国育种科技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壮丽征程,重点阐述了小麦、水稻等作物育种的重大突破,深刻揭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如何驱动育种技术从“经验选育”向“智能设计”跨越,充分展现了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科技实力与创新成果。
刘汉瑜在总结点评时指出,许为钢院士的报告既是一堂“种子”的科学课,更是关乎“饭碗”的国情课、战略课和发展课。希望各位领导干部将今天的所学所悟,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新思路、推动发展的新举措、服务群众的新本领,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周口实践新局面。
本期“科普中原说”院士报告会,共有400余名党校学员及纲要办成员单位领导干部参加。大河网对活动进行了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达13万,有效扩大了科普覆盖面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