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市科学技术协会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综合信息 > 县市区动态 > 正文

播撒科学火种,点燃青春梦想——周口市第三届“少年与科技”科普进校园活动
在商水县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10-21〗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来源:周口市科学技术协会〗 〖打印本页〗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满载收获与希望的季节里,一股强劲的科学之风吹拂了商水县的校园。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从而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2025年10月15日至17日,由商水县科学技术协会精心策划并组织的周口市第三届“少年与科技—科学家科普进校园” 活动,在全县六所学校盛大举行。

这是一场科学与青春的美丽邂逅,一次智慧与梦想的激情碰撞。活动足迹遍布县第一高级中学、第二高级中学、阳城一中、希望中学、实验中学及县直第二小学,犹如一连串璀璨的火种,在莘莘学子的心田里,播下了探索与创新的希望。

本次活动的规格与影响力空前,县科协特别邀请到了两位来自中国科学界的重量级嘉宾: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心理学家吴瑞华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魁教授。两位科学家不辞辛劳,深入校园,与2500余名师生面对面,开启了一场场启迪心智、开阔视野的科学之旅。

第一篇章:叩问心灵之窗——吴瑞华教授的心理科学漫谈

在升学压力与社会期待交织的当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学习方法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吴瑞华教授的系列讲座,如同一场及时雨,润泽了学生们干渴的心田。

在《趣谈心理学对改善学习方法的促进作用》的讲座中,吴教授并未堆砌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从学生们最熟悉的“考前焦虑”、“记忆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日常学习困境入手。他巧妙地运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生动地解释了为何“及时复习”远比“考前突击”更为高效;他通过“注意力过滤器”模型,告诉同学们如何通过目标设定和环境管理,将自己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聚焦”于知识要点上。吴教授指出,学习并非时间的堆砌,而是策略与认知规律的巧妙结合。掌握心理学知识,就如同获得了一把开启高效学习大门的“金钥匙”。

而《学生心理健康漫谈》与《表扬与奖赏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中的作用》 则更深入地触及了青少年成长的内心世界。吴教授以大量真实的案例和严谨的科学研究数据,阐述了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人格健全发展的基石。他特别强调了“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的区别,鼓励学生们将挑战视为机遇,将失败看作成长的养分。在谈到赏识教育时,吴教授精辟地分析了“表扬努力”与“表扬聪明”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长期影响。他告诫在场的教育工作者与家长们,科学的奖赏应侧重于过程而非单纯的结果,旨在培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和抗挫折能力,从而塑造出自尊、自信、自强的健全人格。

吴教授的讲座,充满了人文关怀与科学智慧,他幽默风趣的谈吐、循循善诱的引导,时常引发全场会心的笑声与热烈的掌声。他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心理学并非遥不可及的玄学,它就是一门关于“我们如何思考、如何学习、如何感受”的,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实用科学。

第二篇章:触摸未来之臂——原魁教授的机器人世界探秘

与吴教授探索内心宇宙的旅程相呼应,原魁教授则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一场穿越现实与未来的外部探险,将目光投向了日新月异的机器人技术领域。

在《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机器人》主题讲座中,原魁教授首先打破了同学们对机器人还停留在“科幻电影中的人形钢铁战士”的刻板印象。他通过一系列精美震撼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了机器人早已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家中勤劳工作的扫地机器人,到医院里协助医生进行精准微创手术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从在仓库中不知疲倦地分拣货物的物流机器人,到在田间地头能够自动监测作物长势的农业无人机。原教授指出,机器人正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它们不再是遥远的未来构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伙伴。

而《工业机器人——制造业皇冠顶上的明珠》 则将视角进一步聚焦,深入揭示了现代工业的核心驱动力。原教授用生动的比喻,将工业机器人比作“智慧的手臂”和“不知疲倦的工匠”。他详细讲解了焊接机器人如何以毫米级的精度完成汽车车身焊接,喷涂机器人如何实现均匀完美的漆面,以及装配机器人如何在电子生产线上以超高的速度与准确性组装精密的零部件。一幅幅现代化智能工厂的画面呈现在同学们眼前,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智造”的强大力量。原教授强调,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战略型装备,它的发展水平,直接衡量着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实力。

原教授的讲座,充满了科技感与前瞻性。他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机器人领域从跟跑到并跑,乃至在某些领域领跑的辉煌成就,也坦诚地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他激励在场的青年学子:“未来的机器人会不会有情感?它们能否真正理解人类的世界?这些终极问题的答案,正等待着在座的你们去探寻、去书写。”

第三篇章:凝神聆听与思想激荡——活动反响与深远意义

连续三天的活动中,商水县各所学校的报告厅里始终洋溢着热烈而专注的氛围。同学们凝神聆听,眼中闪烁着求知的渴望;在互动环节,他们积极思考,争相举手向两位科学大师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人工智能会有自我意识吗?”“如何区分正常的情绪低落与抑郁症?”“我们该如何为未来从事科研工作做准备?”……一个个充满稚气却又无比严肃的问题,展现了商水学子活跃的思维和可贵的科学好奇心。两位教授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解答,更是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科学的种子悄然萌芽。同学们不仅增加了对心理学和机器人学知识的认知程度,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科技那无处不在、塑造未来的巨大魅力。县一高的一位学生在活动后感言:“以前觉得科学家和科学研究都很遥远,但今天听了讲座,我发现科学就蕴藏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吴教授教的方法我立刻就想试试,原教授展示的机器人让我对报考自动化专业充满了向往!”

此次“科学家科普进校园”活动,其意义远不止于几场精彩的讲座。它是一座桥梁,连接了顶尖的科学殿堂与基层的基础教育课堂,让高深的科研前沿得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它是一剂催化剂,有效激发了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热情,引导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思考和创新;它更是一盏明灯,为孩子们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志向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商水县科协主席陈玲表示,此类高水平的科普活动将持续化、系列化地开展下去,力求覆盖更多学校,惠及更多师生,旨在全县范围内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学的火种已经播下,创新的号角已然吹响。我们坚信,今日商水校园里这些凝神思考、心潮澎湃的少年,其中必将有人成长为明日中国科技大厦的栋梁之材,用他们的智慧与汗水,续写中华民族科技自强的新篇章!

图片1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图片6

图片7

图片8


var cnzz_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document.write(unescape("%3Cspan id='cnzz_stat_icon_1258671073'%3E%3C/span%3E%3Cscript src='" + cnzz_protocol + "s95.cnzz.com/z_stat.php%3Fid%3D1258671073'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